行业资讯

这是我们想要的产业结构调整吗?

来源: 3CS     发布:2017/12/29

这是我们想要的产业结构调整吗?

2012年上半年的国内汽车市场,延续了去年的“低迷”态势。之所以把低迷加上引号,一是因为目前的市场表现其实并不差,只是因为在经历了2009年和2010年的超高速发展后,人们有点接受不了个位数的增幅,市场也需要花费数年时间进行消化;二是因为真正低迷的是商用车(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前6个月的总销量下降10.40%)而非乘用车(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1~6月总销量增长了7.08%)。
  
  该如何看待这样的市场大势,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在我看来,虽然大势不算好(当然也不该算差),但这样的局面恰恰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所需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局面,中央政府一直致力推动的产业结构调整将不可能有实质性进展。
  
  市场的反馈也证明了这一点:竞争力相对较弱的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在下滑(中汽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较去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为41.39%),合资企业的则在增加。与此相对应的是,各个跨国公司2012年纷纷在华扩大产能,积极跑马圈地。虽然我非常不愿意看到民族汽车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但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这种变化态势确确实实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种表现形态,是市场的选择。从维护市场竞争规则的角度说,我支持这样的产业结构调整。因为这样的此消彼长固然残酷,但,这就是市场竞争!
  
  但真正令我觉得应该写一篇文章大声疾呼的,是另一件事儿:跨国公司现阶段跑马圈地的方式。
  
  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先是德国大众南下(一汽-大众佛山工厂于2011年12月1日开工),然后是福特东进(长安福特马自达杭州项目于今年4月19日签约),接下来是通用西征(上海通用武汉工厂在6月6日奠基),最后是日产的北伐(东风日产第四基地于6月25日落地大连)。
  
  看上去,异地建厂成为许多跨国公司现阶段扩产的主要选择。在我看来,这些跨国公司新建的生产基地之所以离开此前的老巢,是由其在华战略布局决定的。但具体落在那个地市则比拼的是各地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力度,也就是补贴力度了。比如一汽-大众佛山项目,东莞政府补贴超过30亿元:“有一次开会我说佛山补贴了30亿,汪洋书记说何止30个亿,还有其他补贴。”(东莞副市长邓志广语)。
  
  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国家发展改革委为限制企业异地扩张曾制定专门条款,要求企业异地建厂必须先收购已有生产资质,希望借此优化汽车业的产业格局;地方政府为发展当地经济却以巨额补贴来“拉拢”企业。最值得商榷的却是掌握着实际审批权的国家发改委竟然一一批复了这些项目。
  
  这,是我们想要的产业结构调整吗?
  
  显然不是!
  
  由此还带来了一连串问题,比如异地建厂的汽车企业需要购买生产资质,这部分成本该由谁来负担?
  
  以福特杭州工厂为例,有媒体爆料为顺利通过审批,长安福特马自达方面支付了4.5亿元的高额费用,买下了已停产多年的“茶花汽车”的生产资质。4.5亿元买个生产资质,是否合适,外人不好评价。其他企业是否也付出了这么高的代价,目前尚不得而知,但估计多少都得“出点血”。
  
  这部分成本不是由潜在的汽车消费者承担,就是由当地纳税人承担,差别仅仅取决于企业是把它记在管理费用上摊销,还是记在招商补贴中。换言之,都会是由普通国民来为这些跨国公司的异地建厂行为买单。本可以通过设定汽车生产企业的退出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具备生产资质企业数量过多而导致的汽车产业结构不佳的问题。但由于种种上不了台面的利益纠葛,让国人花冤枉钱!
  
  这,是我们想要的产业结构调整吗?
  
  显然不是!
  
  另外,花钱买异地建厂资格的行为必将成为行业潜规则,如果说跨国公司财大气粗可以不在乎,那么自主品牌呢?我做过一个统计,福特在杭州工厂项目上那4.5亿元的支出相当于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去年净利润的29.22%,相当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净利润的13.13%,相当于海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净利润的134.33%,相当于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去年净利润的18.12%。显然,这笔巨额支出将会成为自主品牌企业在经营上的巨大包袱,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
  
  这,是我们想要的产业结构调整吗?
  
  显然不是!
  
  最后,这样的潜规则极有可能让企业生产排量更大的高端车型,以便更好地消化(或曰转嫁)成本。如大家所见,佛山工厂会投产奥迪品牌车型,杭州工厂要生产林肯品牌车型。于是不了解行业情况的外人看到的会是这样一个局面:中央政府批准设立的新工厂,生产的大都是豪华车或大排量车,这与之前政府多次强调的要发展节能小排量汽车的精神是相悖的。外界自然会产生一些疑惑,甚至产生中央政府心口不一的错觉
  
  这,是我们想要的产业结构调整吗?
  
  显然不是!
  
  我一直认为,像汽车业这样高度市场化的产业,本应该交给“无形的手”去管理,政府不应当应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但考虑到政府部门这么做的初衷是让民族汽车企业和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这种作法也不是不可以接受。不过,实践一再证明,好心不一定就能办好事,具体该如何操办着实是门大学问,需要业界和政府管理部门认真汽修软件思考,谨慎应对!请关注:"民生东都3CS"体验3CS汽车维修管理软件,汽车4s店管理软件,3CS汽车微服务平台! 百度:3cs汽车4S店管理系统,汽车维修管理系统,3csdms系统,汽修软件,汽配软件,3cs进销存管理系统 官网:http://www.cccsss.cn/ 全国领先的3CS汽车综合管理平台。

关注此篇文章还关注: 汽车4s店管理系统  汽车4s管理系统  汽车4s管理系统 汽车4s管理软件  4s店管理软件  汽车4s管理软件

此处关键词:

上一篇:折戟中国市场丰田伤不起 未来仍充满变数

下一篇:浙江杭州新能源出租车运行三年仍亏损

您可能也喜欢

公司简介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手机客户端下载

3CS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4 Cccsss All Rights Reserved.

3cs汽车4S店管理软件 | 3cs汽车维修管理系统 | 3cs汽车维修软件 | 3cs进销存管理系统 | 3cs汽车维修管理软件